

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
19
2025
-
08
媒体聚焦 | 探寻乡村振兴“金钥匙”——郑州大学高素质农民培训班走进沈丘县李寨村
近日,郑州大学河南省高素质农民(农业经理人)培训班111名学员及导师走进沈丘县冯营镇李寨村,通过实地观摩、案例研讨、基地揭牌等系列活动,开展了一场生动的乡村振兴实践教学。这场由高校、政府、企业、乡村四方联动的教学活动,为培育新时代“农业经理人”提供了鲜活样本。
在村农耕文化广场举行的“农业经理人培育项目实践教学/研学基地”揭牌仪式上,冯营镇镇长王巍动情回顾:“十年前李寨村党支部书记李士强在郑大分享创业故事,十年后校企合作结出硕果。”该基地的建立,标志着郑州大学“理论智库”与李寨村“实践沃土”实现深度嫁接。
学员们先后考察了供粤港澳大湾区“菜篮子”生产基地、智能化陆基渔场、标准化育肥牛场等特色产业。在智能化陆基循环水养殖渔场,来自信阳的一名学员连连赞叹:“温控、氧控、水体指标监测,数据直连云平台,这才是现代农业该有的样子。”
“我们通过'五千工程'实现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2年不足2700元到如今2.9万元的跨越。”座谈会上,李寨村党支部副书记李鹏辉的汇报引发热议。黄淮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姚福敬以"一棵菜""一条鱼""一头牛"为例,详解"企业+合作社+农户"的联农带农机制,以亿星集团十余年不忘初心、回馈桑梓,助力国家乡村振兴,实现李寨“美丽蝶变”为样本,向全体农业经理人作了“新时代、新农人”的实践案例分享。
郑州大学企业研究中心主任、本次高素质农民培训班的负责人孙学敏教授说:“李士强'此心光明'的初心,是李寨蝶变的精神内核。”现场播放的《脚下的土地》纪录片中,这位全国人大代表带领村民修路、建厂、兴产业的画面,让现场的多数学员红了眼眶:“看到老乡们从土坯房搬进小洋楼,更坚定了我回乡创业的决心。”
教学团队还组织学员赴黄淮市场开展"第二课堂"调研。在智慧物流园区,来自濮阳范县的苹果种植大户高继华在操作农产品溯源系统后感慨:"从检测、定价到结算全程数字化,解决了我们合作社最头疼的品控问题。"据悉,郑州大学企业研究中心将与黄淮市场共建产学研平台,未来在农产品品牌打造、冷链物流等领域开展合作。
"这次学习既看到了'物联网+农业'的科技范儿,更领悟到'带头人+好机制'的关键作用。"结业分享会上,郑州大学企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王杰教授的总结道出了学员心声。据悉,本次培训中涌现的17个乡村振兴项目创意,将获得郑大专家团队的持续跟踪指导。
在李寨村乡村振兴展览馆的留言簿上,一位学员写道:"把论文写在田野上,让梦想扎根泥土中。"这场理论与实践碰撞的教学活动,正推动着"新农人"群体从"会种地"向"慧种地"蜕变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生力量。
来源 | 周口手机台;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谢明
实时新闻
相关下载
电话:0394-8381372 0394-8383142
版权所有 © 河南亿星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豫ICP备13018610号 营业执照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郑州 SEO
电话:0394-8381372 0394-8383142
版权所有 © 河南亿星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